首页 > 美容 > 正文

专家认为预防流脑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流脑疫苗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4日

孙志伟说,流脑症状为:前期颇像感冒,感染流脑后初为低热、咽痛等类似感冒症状,随后体温升高、畏寒,头痛、呕吐,皮肤黏膜出现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的皮疹等,病情严重时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喷射状呕吐、怕光、狂躁、颈后疼痛、颈项强直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可以在24小时内死亡,婴幼儿病情更为凶险。

专家认为预防流脑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流脑疫苗

流脑主要是经呼吸道空气飞沫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因其在体外生存力极弱,故通过日常用品间接接触染病的机会极少。脑膜炎双球菌一般寄生在病人或健康带菌者的鼻、咽部黏膜内,咳嗽、说话、打喷嚏时,喷射出大量带菌的飞沫,污染空气,健康人一旦吸入,在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脑膜炎双球菌就会由呼吸道进入血液,后到达颅内,引起脑膜发生炎症性改变,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与患者同一房间,或直接接触过患者口腔分泌物(比如接吻)的人群,属于易感染的高危群体。

流脑按照血清类型共分为a、b、c、d等13群,其中比较常见的是a群流脑,b群和c群相对较少,其他群型则更为少见。安徽暴发的流脑疫情属c群流脑,c群流脑易传播,隐性感染比例高,传染源控制难,传播途径不易切断。

目前,已进入流脑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加之春节将至,人员流动增加,更易造成疾病传播流行,预防流脑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流脑疫苗。不过,江苏省南京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丁筱竹提醒说,以下3类人群不能接种a+c群流脑疫苗:有癫痫史、抽风、脑部疾患及有过敏史者;有肾脏病、心脏病及活动性结核者;急性传染病及发热者。3年内已经接种过a+c群流脑疫苗者,不需要再次接种。

专家提醒,家长要有防病意识,在流脑的流行季节,最好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居室要早晚通风,勤晒衣被,定期消毒儿童玩具。孩子饭前便后要用香皂或洗手液洗手,进餐时可吃上几瓣生大蒜,同时,坚持运动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如出现头疼、发烧并出现皮肤淤斑等症状,要引起警惕,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如果尚未接种疫苗,而身边已经发现了流脑病人,可以口服复方新诺明等药物来预防。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细菌性脑膜炎,主要在冬、春季节流行,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我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主要以a群流脑流行为主,随着国际交往日益增多,增加了由国外传入或国内传播而引起流行的可能。近年来国内由c群引起的病例和局部流行时有报道,且病死率高。与过去常见的a群流脑相比,c群流脑具有易传播、隐性感染比例高、起病急、病程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临床上常表现为暴发型、可在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

预防流脑的最佳策略是采用多价流脑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倡使用a+c双价流脑疫苗。当出现暴发时,应急接种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是控制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预防手段。在我国,同时预防a群、c群流脑的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目前只有甘肃的一家研究所能够生产。(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