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队到达得越早,防疫就越有效。”随着卫生部派出的3000人防疫队伍陆续抵达,一场志在打破“大灾后有大疫”的战争,已在四川省都江堰、彭州、汶川、茂县、北川、安县、平武、绵竹、什邡、青川、理县的十一个重灾区悄悄打响。
“基础、琐碎、持久,也许要坚持到我们快要忘却的时候”,这就是防疫战。对本报记者说。灾后的土地上,这是紧接火速抢救之后的第二战争——它对我们毅力和耐心的考验高度,也许超出想象。
到灾区已经多日,驻扎在都江堰市的广州市抗震救灾医疗卫生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广州市海珠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副院长林道轩一直对一个异常紧急的求救印象深刻。
那是5月18日的傍晚。四名徒步从都江堰市幸福镇走出来的外省志愿者哭着恳求他们赶快到两个分别叫永胜村和永寿村的村庄去。“地震后村民们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皮肤病,许多水泡,非常痒,一抓就会破。”此外,还有不少村民出现了发烧和腹泻的症状。
一名女志愿者是外地某护士学校的学生,她急哭了,“明天一定要去看看那些村民。”
多年的从医经历让林道轩分外担忧这是一种灾后疫情的前兆。他火速带着广州来的医疗志愿者赶到了两个村子里,成为大地震后首批出现在村子里的医疗工作者。村子里已经有数十名村民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皮肤病。经过诊断,这是一种特殊皮疹。
“所幸的是,通过检查发现,这些病例都是散发的个案,并不属于群体暴发的疫情。因为他们之前的病情相互之间并没有联系。”林道轩说。
为了进一步确认疾病源的情况,广州医疗志愿者还采集了水样,并前往当地的疾控中心进行检测。“经过检测,这些水源也没有受到污染。”
“大地震发生后当地房屋大量倒塌,村民们都很少洗澡,卫生状况差,而且地震后,大量的昆虫逃出,人很容易被昆虫叮咬到,这可能是许多村民患上奇怪皮肤病的原因。”林道轩说。“好在我们非常及时地控制了疫情的传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