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容 > 正文

30岁经理一年做100次心电图 加班加点不度周末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7日

 

  “如果我了解一些心理精神疾病常识,肯定不会走这么多弯路。”昨日,刚刚重返工作岗位的郭勇(化名)说。从去年8月起,他觉得心慌、手臂发麻,频繁地到医院做心电图检查,今年8月底,他手上的检查单不下100张,症状依然未消。

  今年9月,在重医院心理卫生中心进行心理治疗配合药物治疗后,很快见效并回到工作岗位。

30岁经理一年做100次心电图 加班加点不度周末

  刚升经理半年不耍周末

  30岁的郭勇在通信行业做管理工作,去年初被提拔为部门经理。“我雄心勃勃地要在新职位上做出新成绩,表现自己的能力。”郭勇说,在大半年的时间内,他不耍周末,经常加班加点。他的部门很快在公司中变得相当出色,他也得到上司的赞许。

  去年8月开始,郭勇发现自己心慌,手臂发麻。最先他以为是小感冒造成的,就到医院心内科开了点药。吃了药,好了一段时间,相同的症状又出现了。

  心理状况不好回家休养

  郭勇第二次到医院心内科治疗时,做了心电图检查。这次治疗后,他身体状况好了很多,一个多月也没有反复过。他认为心电图做得有效,再加上营养心肌的药物起作用,他认为自己没事了。

  但是从去年11月起,他的症状第三次发作。此后,他走马灯地做心电图,甚至有些不相信医生的检查结果,就换了医院重新做心电图,做的频率越来越高。“做得最多的是今年六七月,平均每3天就要去做心电图。”郭勇说,因为心理状况特别不好,他还在家休养了一段时间,但还是没有用。

  确诊患上了焦虑抑郁症

  郭勇说,自己平时爱说爱笑,与同事关系也很好。有一次去医院心内科治疗时,他还与医生开玩笑,说自己是不是抑郁症,医生说,根据你说话的语气,就不像是抑郁症。

  今年9月,他第一次去了心理卫生门诊,但医生开的抗抑郁药物吃了后,他头昏得厉害,吃了一次就停药了。过了几天,他重新来到重医附一院,找到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况利教授,经过检查确诊,他患的是焦虑抑郁症。原来从郭勇提职时起,他就怕工作干得不出色,拼命自我加压,出现心慌手麻症状后,他又怕自己的病不能治好。对工作和健康的焦虑反复折磨着他,如果不进行心理治疗配合药物治疗,他不知道自己还要被折磨多久。

  15岁到44岁易患心理精神疾病

  “15岁到44岁是心理精神疾患的高发年龄段。”昨日,重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说,全球疾病负担最重的排序榜上,前十位中有5种是精神障碍,分别是抑郁障碍、自杀与自伤、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酒/药物依赖。其中抑郁障碍和自杀分别占17.3%、15.9%,两者占总负担的1/3。

  今天上午,重医院心理卫生专家将在门诊二楼举行“世界精神卫生日义诊”,内容包括免费测血糖、血压、发放焦虑/抑郁自测表,届时专家也将为市民进行答疑、接受咨询等。

  心理疾病信号

  1.各种原因引起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及情绪不稳,时间超过两周不能缓解。

  2.强迫状态:指一种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或行为。

  3.长期身体不适,身体检查未能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但又要求反复看医生(非心理医生)的。

  4.非常过分地节食,引起消瘦、内分泌紊乱、虚弱的心理疾病。多见于青少年女性。

  5.性心理问题:包括阳痿、早泄、性冷淡、异装癖、恋物癖等。

  6.失眠:连续失眠超过一个月自己不能调节。

  7.人际关系出现严重问题。

  8.恐怖情绪:对一种特定的情景、物体或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恐惧或紧张,从而不得不回避。

  9.自觉工作压力过大。

  10.生活遭遇重大挫折。

  11.长期家庭纠纷。

  12.青少年学习困难。